12月23日,电视剧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播出至第15集,已经更新过半。诚如我对该剧的前几篇剧评文章当中所言,这部电视剧有生存性、讽刺性和士人精神,是难得的佳作。经过15集剧情,和三个案情,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这部电视剧的底色了。基于这些底色,这部电视剧作品,可以称之为上乘佳作。
什么叫案情底色呢?
简单一点讲,就是一个案情真相揭晓之后,它会留给观众什么思考。而这些思考,是否具备价值等等。咱们看的很多探案的电视剧,等到案情揭晓时候,大家发现,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悬疑杀人案件,并无太多值得思考的地方。这样的案情底色,就差很多意思了。与之相对的,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这部电视剧,老编我之所以一直帮着摇旗呐喊,实在是因为,它的案情底色真好。
我们不妨来看看这部电视剧已经出现的和揭晓的这些案情。第一个案情,是祥瑞案。这个案情揭晓之后,讽刺的是什么?至少是两点。第一点,朝廷当中的官僚,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。第二点,皇帝竟然是需求祥瑞的。这种“皇帝需要祥瑞”,所以臣子们“制造祥瑞”的做法,其实就是鲁迅先生讽刺的“红嘴绿鹦哥”。
通过这个案情,观众们可以最直观地看到,鲁迅先生杂文当中讽刺的“红嘴绿鹦哥”现象是如何上演的。皇帝和臣子之间,形成了一种合谋关系,一个是制造祥瑞,一个是享受祥瑞,他们都知道这是假的,但他们都需要这种假是一种彼此达成认知上的真。这是莫大的讽刺。咱们以往的影视剧作品,是很难讽刺到这个高度的。
第二个案情,则是帽妖案。这个案子,也有至少两点启示。第一点,市井小民,生存艰难,孙勃春熙(我记不住名字了,苦命鸳鸯,是这两位不)的人生,便是明证。第二点,则是有钱的朝臣们,通过地价房价,来收割东京百姓,而且,他们收割的时候,用的是利益代言人。
张馨予角色最终被两位苦命鸳鸯给手刃了。这里边,其实是有更多讽刺性的。这个帽妖案,最终走向的是“水浒传”的模式。张馨予角色们高高在上,收割百姓,而两位小老百姓走投无路,被“逼上梁山”——当然,他们不是真的去山东水泊梁山了,而是拿起了武器。这些生存性、讽刺性,真的是拉满了。
第三个案情,科举舞弊案。这个案情,正在播出状态当中。但是,通过这个案情,观众们也至少可以看到两项内容。第一项,科举舞弊,已经烂到骨子里边去了,大宋朝,还真不是某些小白观众想象的大宋朝。第二项,即便如此,依旧有士人精神去对抗,张耀角色等士子,有内心坚守的正义,并且为之行动。
在这个案情故事当中,有一场滑稽戏,仔细看,会有悲凉感。什么滑稽戏呢。周一围角色带着张颂文角色瞻仰开封府的石碑,石碑上刻着包拯等历任开封府尹的名字。张颂文角色趴在石碑上哭。周一围角色说,你后边有人啊。张颂文角色诧异。林家川角色就真的站在了他后边。这戏,吗,蛮逗乐子的。
但是,逗乐子之后,懂行的观众,会咂咂嘴,心里边不是滋味。盛世清明,读书人又何必趴在石碑上哭呢。当然,这一哭,也哭出了士人精神。什么叫士人精神?我在前一篇聊张耀角色为什么戏多的剧评当中说过,士人精神,就是正派读书人的精神。因为读过真正的圣贤书,知道什么是正确的,什么是读书人的天职,什么是需要坚守的与追求的,所以,士人们行动起来了。
张颂文角色这一家,都是市井小民,他们为什么要查案呢?不仅仅是夫人、嫂子被裹挟了,更是因为,张颂文角色是士人,张耀角色也是士人。在这部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当中,有着浓郁的士人精神。甚至于可以说,这部作品的创作者,也是典型的士人精神的代表者之一。大家要用实际行动,来实现时代真正的清明。
咱们的古装剧作品很多,但能够讲到士人精神层次上的,太少。我印象当中,上一部还是湖南卫视的《天下长河》。一部古装悬疑剧,好不好,最终,就是看底色。也是基于此,我认为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是当之无愧的佳作。(文/马庆云)